浮夸。躺平就想做好公司,做梦。不能只要求员工,做好本职工作。用各种办法,去解决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,是管理者的本分。
这是变着法,说些假大空的话,行吹捧之事。上级给下级写东西,员工哪有批复的权力,这不叫周报,叫指示。上级话语权本来就大,高兴了,甚至可以天天发日记、刻刻谈感想,还能汇结成集,组成语录,以致成为内部刊物,不仅可以让下属天天朗诵、还可以要求背诵。
(资料图)
劳心者,思考是应该做的事情,不可能以己昏昏,而能使人昭昭。要不,管理者上班端坐办公室,是摆设,供大家参拜。那各位打工人,记得上班上香,每次三柱。
也对,十来个人的团队,意味着上万字的周报,老板未必会仔细研读每一个人的汇报。(网络原文)
管理者的日常工作,不想合理安排、不想做了。
上级的周报,应该怎么写?
1. 上周工作(完成了什么)
2. 下周工作(下一步计划)
3. 心得和体会(工作中的体会)
4. 视野和情报(值得告诉下属、让他们去关注的内容)
后面两条是需要花额外时间认真思考才能写出来的。(网络原文)
把管理者分内的事,吹嘘成额外时间的辛勤。
公开透明,由上级分享的周报,就是管理进化的典型场景。
脱不花和得到的很多管理者将自己的周报设置为全公司可见,这就形成了一种对比。如果别人对下属很负责任,工作能力又强,只要有流动机制,员工就会内部跳槽,源源不断地离开。这就倒逼所有管理者不断提升自己业务能力的责任心。
也是因为这样透明公开的机制,公司内部很多高水平的管理者涌现出来。(网络原文)
都应是管理者岗位职责里的内容。不断展示和提高自己的能力,调动下属的积极性,培养和提高下属的能力,做到公开透明,都是管理经营者的本职工作。
进一步阅读:一位优秀管理者每天应该做什么事?
周报目的,是各尽所能。管理者充分了解掌握,下属一周的工作情况,以及需要管理者协调解决的问题。一位合格的管理者,能够从中发现问题、找到问题,及时给出指导意见,并且承担管理者该去解决的问题,承担应有的责任。
周报成为新八股,问题肯定出在看周报的人身上。要求是上级提的,有思考、有量化、有目标、有里程碑、有规划、有的要求上千字。反正有没有必要写、该不该写,都必须写,成为管理的形式主义。下级不想写,上级懒得看。问题本身,出在这帮管理者。
不去踏实解决管理本身的问题,把正常经营管理行为,无底线吹嘘。以此氛围,估计得变着法,让下属不仅写周报,还得写读后感和心得
标签:
相关新闻
保险时讯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